中培IT学院

金融科技应用创新与数字化转型落地方略课程方案

浏览:6次 作者:小编

培训背景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金融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已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重塑着金融市场格局和业务模式。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们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众多创新应用。移动支付的普及让无现金交易成为常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和消费方式;智能投顾借助算法和数据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降低投资门槛的同时提高了投资效率;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效提升了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然而,面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机遇,众多金融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流程相对固化,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容易遭遇技术升级困难、组织架构调整缓慢、人才短缺等问题。如何在保证现有业务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向数字化的平稳过渡,是传统金融机构亟待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新兴金融科技企业虽然在技术创新上具有优势,但在金融业务的合规性、风险管理等方面经验相对不足。如何在创新的同时,满足监管要求,确保业务的稳健发展,也是它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课程旨在帮助金融行业从业者深入理解金融科技的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掌握数字化转型的有效策略和实施方法,助力金融企业在数字化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标学员

金融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

金融科技企业产品经理、技术研发人员

企业数字化转型负责人

对金融科技感兴趣的创业者

培训收益

全面掌握前沿知识:深入洞悉金融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

提升实战应用能力: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模拟实践,掌握金融科技工具的实际操作方法,学会制定数字化转型落地方案,具备将转型方案落地执行的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与意识:培养敏锐的金融科技创新思维,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构想。

增强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培训的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环节中,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学员密切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金融科技问题。

拓展行业人脉资源

助力职业发展与晋升

解决方案

培训形式:专家面授精讲

培训时长:2-3天,每天6小时

培训特色: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与实验穿插进行;

2. 专家精彩内容解析、学员专题讨论、分组研究;

3. 通过全面知识理解、专题技能掌握和安全实践增强的授课方式。

课程大纲

章节

模块

培训内容

第一章

金融科技应用现状相关技术概述

1、数据的生命周期

2、数据采集的方向:物联网

3、未来的方向,科技企业早在动手了

4、硬件资源的管家:云计算

5、数据料理的主厨:大数据

6、越来越严格的数据监管,数据治理必须要加强了

7、数据应用的明星:人工智能

8、人工智能可以用于普惠金融吗?

9、焕发新生的小帮手:RPA

10、区块链跟金融什么关系?

11、各国央行的态度

12、数字人民币的动态

13、区块链应用与数据共享

14、数据这条鱼到底好不好吃

15、手机银行:只是渠道?

16、全世界都搞开放银行?

17、开放银行还是开放式架构?

18、低代码是方向还是胡说八道?

19、金融科技应用的综合评价

20、看看目标与通病:缺的还是落地

21、最该重视的是真正的C位金融科技

第二章

如何解读数字化转型

22、《纲要》已经指明了什么是数字化

23、如何把握数字化方向:国家政策是唯一正解

24、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物联网、数据中心、法律体系

25、数字时代发展格局预想与路径

26、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关系:第二曲线

27、数字化演进路径与关键技术

28、再回味下Bank4.0吧

29、银行业务会有一个跳跃性的变化吗?

30、提示:多搞思辨性的探索,做好通识教育

第三章

如何规划数字化转型

31、规划的点子从哪里来?

32、历史思维会告诉我们什么

33、生态思维会告诉我们什么

34、场景思维会告诉我们什么

35、用户思维会告诉我们什么

36、还有更多应该想的事情

37、用架构思维重构价值链

38、架构思维也可以用来做个人的行为指导

39、思考数字化转型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如何落地数字化转型

40、先来一个可借鉴的转型路径

41、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障碍(一):孤岛问题

42、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障碍(二):人才问题

43、怎么打破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障碍

44、理念:管理上如何做到“一盘棋”

45、工具:企业架构是一条传统和新锐行业都会走的路

46、工具:如何理解企业架构

47、工具:企业架构就是企业的数字神经

48、工具:企业架构的发展历程并不容易

49、工具:企业架构中有名的“4A架构”

50、工具:企业架构方法论的比较

51、过程:提升能力,打破孤岛

52、过程:认真解读企业战略

53、过程:完整设计一个数字银行的业务

54、过程:一定要采用结构化的描述方式

55、过程:流程梳理一直很有价值

56、过程:数据设计的价值日益增大

57、过程:试试产品的数字化

58、过程:能不能搞个产品工厂

59、过程:从业务架构到应用架构

60、过程:企业级应用架构示例

61、过程:一定要找好核心的转型路径

62、过程:注重基础能力建设

63、过程:复杂的项目协同

64、资产:形成管理良好的架构资产

65、资产:形成可用于稳定科技输出的工艺

66、资产:工艺就是一系列的方法

67、资产:形成长期的资产应用与管理机制

68、资产:殊途同归的中台

69、人才:更要培养出打通数字神经的人才

70、人才:重点培养处于复合型位置的业务架构师

71、人才:让业务架构师深入部门去工作

72、人才:推动所有业务人员的数字化转型

73、人才:为什么业务和技术非要如此折腾地融合在一起

74、人才:HR可以做些什么

75、人才:自己如何管理好时间

76、总结:做企业架构到底做了什么

77、现场挑战:梳理数字化人才体系

第五章

整体转型案例介绍

78、大型银行的企业架构实施案例:整体实施(一)

79、大型银行的企业架构实施案例:整体实施(二)

80、大型银行的企业架构实施案例:整体实施(三)

81、大型银行的企业架构实施案例:整体实施(四)

82、大型银行的企业架构实施案例:整体实施(五)

83、大型银行的企业架构实施案例:分段型实施(一)

84、大型银行的企业架构实施案例:分段型实施(二)

85、大型银行的企业架构实施案例:分段型实施(三)

86、大型银行的企业架构实施案例:分段型实施(四)

87、为中小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SaaS服务商案例

88、制造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转型案例

89、如何客观看待企架项目

90、抓紧做好今天的实践,因为我们还需要未来的演进

91、未来企业都应该是构件化企业

92、构件化企业可以生长在构件化平台上

93、课程回顾:国策和企架双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


注:培训中讲师会根据学员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专家讲师

付老师  资深企业级业务架构师

建信金融科技公司风险合规团队副总经理,在业务领域工作12年,IT领域工作10年,业务与技术复合型人才。2020年获聘国家工程实验室金融大数据应用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同年入选腾讯云最具价值专家。

精通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新一代核心系统”转型项目期间,担任核心业务架构师8年多,负责业务架构管控,并担任产品建模组副组长。先后主持完成养老金、客户关系、金融市场、同业、债券承分销、财务顾问、资产证券化等多个领域的业务架构设计,进行产品模型设计方法的改良与研究;2018年1月,独立设计了同业输出业务架构方案并获得同业中心高度认可;2019年上半年,用企业架构方法指导了公司风险合规体系建设项目。

2015年参加银监会课题撰写,课题获得一等奖并荣获个人奖;2019年、2020年先后出版《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和《银行数字化转型》两书,并应邀作为公司首位签约讲师赴中国银联进行业务架构的专题演讲;2019年首届中台大会演讲嘉宾、2020年Qcon、QEcon、Gedevops、企业架构峰会应邀演讲嘉宾;在各类技术论坛累计发表业务架构、银行转型类文章40余篇,是InfoQ和巴比特社区专栏作家。目前借调央行数研所参加数字货币研发项目。

标准服务

课前:(前期调研+项目启动)

做好学员课前通知及指引;

做好学员课程需求分析;

做好培训教具等准备工作。

课中:(课程交付:个人提升,团队提升,业务赋能)

确保讲师授课质量,及时收集学员建议,反馈授课讲师优化教学设计;

保障培训茶点质量及相关服务流程到位;

严格培训考勤管理,及时通报甲方。

课后:(项目复盘+结项)

做好学员满意度调查;

跟踪学员知识掌握程度,确保学员学有所获;

做好培训总结。全方位提升培训质量和学习质量。

增值服务

1. 培训前的个性化诊断与规划

需求深度调研

传统的培训需求调研多以问卷形式进行,而增值服务可采用深度访谈、小组讨论、现场观察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企业战略目标、业务流程、岗位需求以及员工个人发展诉求。

定制化培训方案

基于深入调研结果,为企业量身定制独一无二的培训方案。不仅在课程内容上紧密贴合企业业务,还在培训方式、时间安排、培训地点等方面提供个性选择。

2. 培训中的多样化支持与互动

专属学习顾问

为企业每位参训员工配备专属学习顾问,全程跟踪学习进度。学习顾问定期与学员沟通,了解学习困难,提供学习方法指导,确保学员跟上培训节奏。

模拟工作场景实践

除常规的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外,构建高度还原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的模拟环境,让学员在模拟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引入前沿技术辅助教学

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丰富培训形式。

3. 培训后的持续跟进与强化

培训效果长期跟踪

建立长期的培训效果跟踪机制,不仅仅关注培训结束后的短期反馈,而是在培训结束后的 3 - 6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跟进学员在工作中的行为变化与绩效提升情况。通过与学员上级、同事沟通,收集学员工作表现的反馈,评估培训对实际工作的影响。

知识强化与拓展服务

为学员提供培训后的知识强化资料,如精炼的课程总结、拓展阅读材料、案例集等,方便学员随时复习巩固。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的知识分享会、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或优秀学员分享最新行业动态、实践经验,促进学员间的交流与知识拓展。

职业发展规划指导

基于培训效果与学员个人能力评估,为学员提供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帮助学员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与行业趋势,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路径。

4. 企业专属的培训管理与资源支持

培训管理系统定制

为企业定制专属的培训管理系统,方便企业对培训项目进行高效管理。系统具备课程管理、学员信息管理、学习进度跟踪、考核评估等功能,企业管理者可实时掌握培训整体情况,做出针对性决策。

企业内部培训师培养

帮助企业培养内部培训师团队,提升企业自主培训能力。通过专业的培训师培训课程,传授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表达技巧等知识与技能。同时,为内部培训师提供实践指导与反馈,协助他们将企业内部经验与专业知识转化为高质量的培训课程。

培训资源共享平台

搭建企业专属的培训资源共享平台,整合线上线下各类学习资源,包括视频课程、电子书籍、行业报告、优秀学员作品等。企业员工可在平台上自由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资料,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态。

定制内训 定制内训
标签: 数字化转型 科技创新 金融

上篇: 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课程方案

下篇: 没有下一篇了